您当前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

做好“加减乘除”,化解保护与开发矛盾
发布时间:2020-01-08   浏览次数:1924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我市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辖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作为“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备良好的先天基础和政策环境,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和一定的投资强度,特别是我市产业重型化特征明显,发展经济必然会占用较多的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面临发展和保护双重压力

一、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明是福建省重工业基地,传统工业占主导,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大田仍有5100立方米以上炼铁高炉的铸造用生铁企业改造任务未完成。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环境压力仍然较大。二是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生产以水电和煤炭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天然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率较低,核电项目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天然气管网建设起步较晚。

(二)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

是矿山修复。部分矿山企业粗放型经营,废弃或关闭矿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生态恢复的费用远大于经济收益。据调查,我市矿山开发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2%,废渣累计在500 t 以上。是水土流失。部分建筑工地、园区开发、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梅列经济开发区小蕉工业园区、大田县银顶格矿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尚未治理到位。

(三)局部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大气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全市空气质量近来来大幅提升,但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仍位于全省落后位置工业企业仍然是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城市道路及建筑施工等扬尘防治仍需加大力度,部分区域建筑施工抑尘、道路洒水降尘措施还不到位。水环境保护方面。受梯级电站开发,以及河流两岸生活、养殖、工程污染影响,18个国省控监测断面中的大田高才断面出现水质超标。梅列区蕉溪、尤溪县际后溪水质为V类。东牙溪等水库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开发建设农村小型水电站1453座,退出机制尚未建立,部分水电站还存在最小生态下泄流量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尤溪水口库区、大田和尤溪街面水库网箱养殖清理进展不理想。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对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等“家底”掌握还不够,缺乏详细的数据为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环境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一是城乡污水处理。全市污水处理设施仍存在污水管网覆盖收集面不够全、老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现有管网渗漏、淤积、破损等现象;乡村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管网不完善,管护不到位个别地区可养区的规模化养殖场升级改造不到位;二是城乡垃圾处理。流域周边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不到位,岸边河道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电站坝前发电区垃圾未及时清捞处理。大田县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不到位。三是工业园区污水。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够完善,存在园区污水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率未达要求、进水浓度不高等问题生态新城沙县水南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

二、对策与建议

三明市区处在两面环山,沿沙溪两岸的狭长地带可供城市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为规模较小的零散用地。要解决地域空间限制、保护与开发的瓶颈问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做好加、减、乘、除四道题。传统优势产业要做加法助推其就地转型升级对资源占用多、附加值低的企业要做减法实施异地转移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做乘法,加快引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做除法坚决关停。

(一)多做加法,创新生态环保机制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青山绿水“流金淌银”,三明要勇于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历史使命。一是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打好生态文明改革的组合拳,探索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经验。从创新林业金融、经营主体、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新一轮林改。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离任审计、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方式探索污染减排、环境监测、环境监察三大数据链条串联整合。二是实行分类环境准入制度针对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和环境承载力,探索建立基于不同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于水、大气和重金属等环境问题相对突出区域,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政策,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建立项目环保“三同时”验收和排污许可证联动机制,确保改革事项落实到位,环评权限放得下、管得住。

(二)勇做减法,强化生态环保治理

我市是全省唯一在核心城区有大型工业企业的城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还需要较长时间,污染防治必须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实现“水净”、“天蓝”、“地绿”、“清新”和环境安全。

一是引导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和污染集中治理,坚决淘汰造纸、水泥、炼铁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推行燃煤锅炉集中区域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气),加快淘汰小型燃煤锅炉,无法通过集中供热淘汰的燃煤锅炉要实施清洁能源替代。二是推进工业污染全防全控随着减排深入,我市减排潜力下降,污染物减排空间减少。要突出重点指标削减,对氮氧化物、氨氮、总磷、总氮、颗粒物、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重金属等指标实施重点控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对照国家、省环保部门陆续收严的污染排放最新限值,推进火电、水泥、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工业污染深度治理。三是重点治理基建扬尘污染。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对较多。要全面开展扬尘污染治理集中行动,积极创建环保绿色、文明施工工地强化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建设扬尘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力做乘法,推进生态环保建设

一是推进流域生态保护要从全市生态安全角度出发,推进清洁能源工程,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根据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重点做好沙溪、金溪、尤溪流域干流、一级支流一重山造林、补植和封山育林。加快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水电梯级开发,保持水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二是加强资源保护环境监察强化生态功能区划管理逐步建立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落实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严格河道采砂监管。全面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补偿机制。严肃查处矿山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案件,对重要生态功能区或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实行生态环境监察,坚决遏制矿区生态恶化的趋势。三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选择饮用水水源保护任务重、农村环境问题突出、畜禽养殖污染较严重以及农村生活污染治理难度大的沙溪流域、尤溪流域、金溪流域,作为我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确保环保设施持续有效运行。

(四)善做除法,腾出生态环保容量

创新环境保护政策,坚持逆向约束和正向激励并重,增强市场主体环境保护内生动力。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去除,为新增优质产能腾出环境容量。一是强化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明确重点企业减排的硬任务,加强跟踪调度,确保企业减排任务落实到位。督促各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环保相关工作制度,切实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建立土壤环境重点监控企业名单污染地块修复名录,编制污染地块修复方案。开展矿山和尾矿库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以重污染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饮用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典型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为重点,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李奇勇

版权:三明学院党委统战部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荆东路25号 闽ICP备05005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