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APP】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 | 歌剧《沂蒙山》排演教学随谈

发布时间:2024-03-05浏览次数:49

2019年初在福州有幸现场观看了红色经典歌剧《沂蒙山》。此剧导演黄定山在剧作编创之初,携主创人员先后 11次到临沂采风,重走革命圣地、积累创作素材,感受真实的历史事件,将军民故事融入剧本,使《沂蒙山》长达两小时的剧情始终丰满、充实,令人震撼。还有经典旋律,《赶牛山》《凤阳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等经典民歌的时代化演绎,使得《沂蒙山》“鲁味”实足,其中最具地方代表性的民歌《沂蒙山小调》,用曲作家栾凯自己的话就是“将其中的元素掰开、 揉碎,化到全剧的音乐之中”,从序曲到幕间曲,从前奏到间奏反复出现,这种别样化的演绎,致敬经典的同时开拓创新。

歌剧《沂蒙山》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大青山突围和渊子崖战役的史实为素材,通过歌剧这一艺术的形式,借舞台剧将人物和事件呈现给观众,成功塑造了海棠、林生、夏荷、九龙叔等人物形象,他们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牺牲小我,英勇抗敌的故事,形象展示了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初幕,海棠和林生婚礼正在热闹举行,村里百姓洋溢在新婚喜庆氛围中,然而侵略者的突然出现,让这一切美好戛然而止。村民被屠杀,村庄被毁灭,从喜到悲欢的转换,使戏剧情境就此奠定。“宁做枪下鬼,不做亡国魂。一命换一命, 不愧蒙山人”。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红军战士闻讯赶来,拼死杀敌,解救村民于水火之中,村民与八路军战士由此结下深情。林生为保卫国家,只能舍小家 为大家,挥泪告别怀有身孕的海棠,毅然走向战场。福顺在敌人威逼利诱下供出八路军藏身之处, 在生死抉择关头,村长孙九龙为救下身负重伤的战士,毅然挺身而出,与村民一起用鲜血换取八路军战士的性命, 以命换命的壮举不禁令在场所有观众为之动容。随即,大青山战役打响了,沂蒙山区遭到五万日军铁壁合围。“为了爹娘,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引开敌人”,林生为了保护村民,引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夏荷英勇奋战,身受重伤,刚为人母便经受母女分离之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海棠。几年过后, 两个孩子在海棠精细呵护下慢慢长大,怎料敌人再度入侵,海棠决定先带小沂蒙撤离, 让小山子独自逃跑引开敌人,最终痛失爱子。抗战胜利后,赵团长回到了崖子庄,海棠为信守与夏荷的承诺,把自己抚养长大的小沂蒙归还给她的亲生父亲。在金黄的麦浪中,海棠终于与逝去亲人们热烈相拥,这种时空错位方式营造的大团圆结局,让观众含泪感受团聚喜悦,感叹大爱永存,感慨“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必将代代相传,万世流芳。

在被作品打动之余也在思考,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党的光辉历程和社会主义理念的传承。作为一名高校声乐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把握红色音乐的精神内涵,将红色经典与声乐教学相结合,增强其育人功能呢?我从课程思政找到切口,立项研究《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课题。立足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将红色经典歌剧《沂蒙山》带进校园,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来建构系统化的红色文化教学方案。排演《沂蒙山》既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全新载体,又是拓展学生声乐歌唱技巧、增强学生爱国爱党意识的有力抓手,将红色经典歌剧与声乐教学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演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在拓展课程维度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戏剧中学习专业知识,在演绎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以红色文化为铸魂育人赋能增效。歌剧是集音乐诗歌、戏剧表演、舞蹈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体裁,通过欣赏这些充满“地气”和“烟火气”的优秀作品,从普通人物命运中洞察时代变迁,能学习掌握音乐艺术发展动态,督促自己紧跟时代脉搏,提升音乐教学水平。音乐表演教学实践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赴外学习交流中发现,课堂与舞台脱节、理论与实践隔阂等问题正被越来越多专家学者所关注。现今“一对一”的传统音乐教学指导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具有表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型音乐人才的时代需求。教学中要打通声乐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音乐表演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锻炼音乐演奏、歌唱和艺术表现能力,成长为优秀的音乐人才。

《沂蒙山》共6幕,40个唱段,时长150分钟。依据学院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分析,选取《沂蒙山》中的第二幕进行创作排演。这一幕讲述八路军成功解救村庄后军民在大院场上欢歌起舞,新婚的“识字班”学员海棠与军人夏荷成了知心姐妹,海棠的丈夫林生为替父母报仇决定参军打日寇,刚怀孕的海棠不舍送别爱人林生。共有七首歌曲,其演唱形式丰富,有独唱、对唱、四重唱、混声合唱,既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又有细腻的内心独白,是较有艺术感染力的一幕。歌曲《一一五师驻山东》《感谢亲人子弟兵》《当兵就要当八路》唱出农民对子弟兵的信任与拥戴。《子弹不长眼》唱出福顺胆怯、自私、软弱的人性。《海棠啊,让他去吧》唱出林生参军的决心。《一双鞋子针儿密》《等着我,亲爱的人》,唱出了林生与海棠相爱人间的深情及对重逢的期待。在语言风格上,注重宣叙调的歌曲化,为了使歌词和台词的表达更具在地化,请山东籍苏老师讲解方言发音特点。在舞美上,灯光设计用红加黄叠加将军民联欢时间定格在傍晚的黄昏。布景设计了远山,土坯小屋,那些停放在小屋前的石碾石磨、草垛,箩筐,板凳,胶州秧歌等,均体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

随着课程思政的逐步推进,同学们对中国革命历程和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认识进一步提升,红色艺术文化的德育功能初显。

“排演歌剧不仅能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艺术素养,还能通过演唱红色歌曲,了解《沂蒙山》的创作背景,特别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青年一代需要继承和赓续的宝贵精神财富。”饰演林生的学生黄志鑫说。

对海棠的扮演者朱纭来说,参与歌剧《沂蒙山》的排演是一次不断挑战自我的全新体验。“一开始对演好海棠这个角色没有信心,是吴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让我突破了自我。”朱纭说,通过这样学与用的实践,她对歌剧这种视听合一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表演遇到困难时,我就学习沂蒙老乡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去,一遍遍地读剧本、一遍遍地学习揣摩,让自己的肢体语言、眼神、表情更到位,让角色形象更丰满”。

九龙叔的扮演者张翼接到角色任务后,就开始认真学习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等革命历史事件,体会抗日战争时期沂蒙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岁月激情,代入模仿他们的行为举止、语言神态,在舞台上成功演绎了九龙叔这个角色。

吴颖同学为了演好剧中胆怯、自私、软弱福顺这一人物,老师指导他反复研读剧本,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从一开始的贪生怕死到为了保护八路军伤员而撒谎,再到最后的幡然悔悟,只有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演活这个角色。”吴颖说。

饰夏荷的学生蒋雨晨说:“四重唱《海棠啊,让他去吧!》是排演中的难点,也是整个排演过程中耗时最多的曲目。从开始排练到全剧串排成型,四重唱的练习贯穿始终。从单独演唱到四人融合,再到每一句唱词、每一段旋律地抠细节,大家不厌其烦努力练习”。《沂蒙山》这部红色歌剧中蕴含了非常多的正能量,坚韧不屈、奋勇拼搏的积极生活态度,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奋斗精神等,经过多月的辛苦付出,在排演过程中学生们自觉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并将这种精神活用到剧中。

歌剧《沂蒙山》引入教学实践的创新做法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也得到了院系领导的肯定。在欣慰之余,我也要开始策划下一步的教育探索方案。

(吴碧玲,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副教授)

(本文刊发于第161期《剧谈》)

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801/2388884.html?isView=true

 

来源:2024-03-04 新福建APP